
「開冷氣」並不等於「換空氣」,無論如何都要盡量避免處在「密閉空間」!

武漢疫情蔓延在世界各地,口罩/酒精沒有一個地方逃過缺貨潮,全世界有9成以上的上班族、學生需處於密閉空間8小時以上,除了時刻留意自身健康狀態,流通的空氣才能將你需要長時間逗留的環境,徹底落時做好防疫!
武漢肺炎疫情狀況持續升溫,不想處在密閉空間,很多人都會覺得開了冷氣空調就能通風,但台大公衛專家強調,這是大錯特錯,還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,要怎麼防疫?專家說不管有沒有開冷氣都要開門窗,建議室內場所應保持通風並開啟門窗,最好每20分鐘開窗1到3分鐘,才能有效將室內空氣換成外面的新鮮空氣。
▲不少民眾認為,開了冷氣空調就能通風。
練背肌、胸肌、加強下半身力量或是「戰鬥有氧」,健身房內都能鍛鍊,台灣颳起「健身風」,只是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升溫,像這樣的密閉空間,一般人通常都會用「開冷氣」當作是空氣流通。
▲健身房屬於密閉空間。
像是在住家裡面,不慘天氣式熱或冷都會開冷暖氣來讓空氣流通一下,但如果你是以為是這樣子的觀念,其實是錯的。
密閉空間開空調,或是冷氣有「換氣」跟「清淨」功能,就以為是流通,這觀念專家說大錯特錯,不但一點幫助都沒有,可能還會增加「傳染機率」,因為「開冷氣」並不等於「換空氣」。
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佳昆:「換氣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很多人都以為,我開了冷暖空調我就有換氣,其實不是,現在大部分冷氣大部分冷氣是室內循環,也就是沒有換氣,再專業一點叫做換冷,換冷沒有換氣。」
不是有風就是換氣,公衛專家一句話突破盲點,當辦公室坐滿人,因為天氣太冷關窗,或是太熱關窗吹冷氣,類似舉動都會變成「密閉空間」,如果剛好有人生病,那麼整個辦公室都會有極高的「被傳染」風險。
▲若是有人生病且門窗緊閉,那麼整間辦公室都有極高的「被傳染」風險。。
只要有像這樣的門窗,通通都要打開,就是環境防護的第一步。
讓空氣能換氣,專家建議把門打開,讓室內病毒藉由「氣流」強迫往外推,20分鐘開門窗1到3分鐘,就能達到換氣目的。
▲20分鐘開門窗1到3分鐘,就能達到換氣目的。
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佳昆:「開窗通風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建議是因為他在一分鐘,至少一分鐘內就可以幫你的空氣全部換成室外空氣,也就是完成一次換氣,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開窗。」
民眾:「如果說可以讓空氣比較流通的話,其實也會覺得比較安心,因為畢竟可能辦公室大家人也比較多,然後可能有時候也會有交談的需求,那如果說空氣比較通風的話,會覺得這樣子我們的空氣會是比較好的。」
加上配戴口罩、定時量體溫記錄、勤用酒精消毒,其實都能加強防疫,畢竟你所在的空氣環境,就決定容不容易被暴露在污染中,切記,無論如何都要盡量避免處在「密閉空間」。(林雨荷整理)

空氣品質也是買房的一項重要指標,全熱交換器是種居家設備。

垃圾夾雜回收、廚餘未分類 花蓮市加強破袋稽查

環保署擬推 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
廚餘無處可去 環保署將採購脫水設備給各縣市
